时间:2016-1-21 11:37:11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
1月20日上午,桂平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在桂平城区隆重开幕。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张津辉、杨永新、古雄莲、周杰明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市领导陈锦秀、吴燕、蒙家坤、陈淑君、唐玉榕、方德贵、黄文府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市十五届人大七次会议应出席的代表427人,出席开幕大会的代表387人,符合法定人数。
在热烈的掌声中,陈锦秀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桂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报告分三大部分,2015年和“十二五”时期工作回顾、“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2016年的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陈锦秀在总结2015年工作时说,去年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宏观经济形势最为严峻复杂的一年,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人民政府紧密依靠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权,及时调整发展思路,主动适应新常态,敢于担当,奋力进取,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初步预计,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2%,财政收入增长18.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4%,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一年来,重大项目扎实推进,全市135个“四大工程”项目完成投资85.1亿元,增长51%。工业经济平稳增长,预计园区工业总产值175.5亿元,工业增加值64.6亿元,税收3.6亿元。城乡建设管理成效明显,市财政投入约2.5亿元进行改造或扩建城区道路、改造路灯、完善环卫设施等建设,城乡面貌明显改善。旅游等现代服务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大力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2015年,全市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22.2%和52.5%。现代特色农业加快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在全区县级市名列前茅。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合同投资总额96.4亿元。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坚持集中财力重点保障民生,全年民生资金支出48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87%。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不断扩大。
陈锦秀在回顾“十二五”工作时说,过去的五年是桂平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的五年,是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的五年,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五年,五年的改革发展,收获了丰硕成果,谱写了富民强市新篇章。五年来,我市围绕打造“三城两基地”战略目标,以开展重大项目突破工程、城市形象提升工程、旅游产业攻坚工程和城乡一体化推进工程等“四大工程”为抓手,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实现了“十二五”胜利收官,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初步预计,2015年与2010年相比,地区生产总值由162.2亿元增加到285亿元,增长75.7%;财政收入由8.6亿元增加到14.7亿元,增长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15.6亿元增加到217.4亿元,增长8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62.8亿元增加到106.6亿元,增长6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4857元增加到24028元,增长61.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4935元增加到9653元,增长95.6%;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由143.2亿元增加到305亿元,增长113%;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由64.1亿元增加到151.3亿元,增长136%。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十二五”时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801.7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2.5倍,进一步奠定了珠江—西江经济带重要枢纽城市的地位。工业强市成效显著,全市新建和更新改造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项目25个,完成投资12.8亿元,全市形成了机械制造、建筑陶瓷、生物化工与制药、服装针织、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2015年与2010年相比,全市年产值超亿元的工业企业从56家增加到8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5家。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累计投入3500多万元,完成城市总体规划等12个城市专项规划修编。着力拉开城市框架,市区建成区面积由18.9平方公里扩大到3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由18.3万增加到35万,城镇化率由35.7%提高到44.2%,全市所有行政村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城乡环境日益改善。现代农业全面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稳步提高,森林覆盖率达到47.8%,农村综合改革稳步实施,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大力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旅游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2015年全市旅游业收入73.6亿元,是2010年的8.7倍。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五年来,全市民生支出178.4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81.4%,行政效能明显提高。
陈锦秀说,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后发展、欠发达的基本市情还没有根本改变,经济总量不大,人均水平低;产业发展缓慢,工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不强,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旅游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内生力不足,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体制机制不活;社会发展欠账多,公共服务水平较低,保障和改善民生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政府行政效能有待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能力有待提升等等。我们要高度重视,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努力加以解决。
陈锦秀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也是我市争先进位、跨越发展的攻坚时期。根据市委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市人民政府制定了《桂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交大会审议。《纲要(草案)》明确,“十三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建设珠江—西江经济带重要枢纽城市为目标,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实施“东进融合”战略,着力聚焦产业攻坚,着力实现城市跨越,着力提升交通枢纽地位,加快建设富饶美丽幸福家园,加快构筑体制机制新优势,加快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建设步伐,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努力开创桂平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奋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纲要(草案)》提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5%,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54:3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和14%。“十三五”时期的目标任务是: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70亿元,年均增长10.5%,珠江-西江经济带重要枢纽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城市综合功能特别是要素集聚和经济辐射功能明显增强,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17平方公里,到2020年达到50平方公里以上;城乡结构进一步优化,城镇化水平达到60%。美丽桂平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提升,森林覆盖率达到48.3%,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现翻一番,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陈锦秀强调:必须突出城市转型提质,把城市建设作为引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工程来抓。加快建成珠江—西江经济带重要枢纽城市;必须突出工业做大做强,坚持工业兴市、工业强市战略,把建设大园区、培育大产业作为推进我市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首要战略举措;必须突出大文化大旅游,把大文化大旅游建设作为提升城市“软实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举措,努力将桂平建设成为广西一流、粤港澳及东南亚知名的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和历史文化体验的新兴旅游目的地,建设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山水旅游名城。必须突出大开放大合作,把深化开放合作作为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主导动力和强大“引擎”,大力实施“东进融合”战略,以大开放大融合大合作推动大发展。必须突出大民生大和谐,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陈锦秀强调: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总体要求是:根据中央、自治区和贵港市关于“十三五”规划以及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围绕自治区实施创新驱动、开放带动、双核驱动、绿色发展“四大战略”决策和贵港市打造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的部署,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旅游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四大工程”三年行动攻坚计划,攻坚克难,奋发有为,努力实现“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2016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财政收入增长1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围绕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突出抓好以下六项重点工作:一坚持深入实施重大项目突破工程,确保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二坚持深入实施城市形象提升工程,确保城市品位实现新提升;三坚持深入实施旅游产业攻坚工程,引领服务业实现新发展;四坚持深入实施城乡一体化工程,实现新型城乡关系新突破;五坚持抓好社会各项事业,确保民生改善得到新加强;六坚持抓好政府自身建设,确保行政效能实现新提高。
市人大主任张津辉受市人大常委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从六个方面回顾2015年工作。一是围绕大局,切实履行人大职能,二是突出保障民生,督促解决社会关切问题,三是依法人事任免,做好重大事项决定,四是发挥主体作用,促进代表依法履职,五是重视宣传工作,展示人大依法履职风貌;六是践行“三严三实”,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张津辉指出,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初始之年,也是我市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市人大常委会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市委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人大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以法治思维推动各项工作,更加注重服务大局,着力在依法履职上有新作为,更加注重履职保障,着力在发挥代表作用上创新业绩,更加注重民主政治,着力使换届选举工作风清气正,更加注重能力建设,着力在自身建设上有新提高,为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作出贡献。
市人民法院院长黄志军向大会作市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卢海德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桂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关于桂平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关于桂平市2015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以书面形式向大会报告并提请大会审议。
出席市政协九届六次会议的政协委员、驻浔自治区、贵港市人大代表、市直和驻浔中区直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退休干部代表等列席会议。(梁文海 龚旭山 李林峻 黄必盛)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桂平广电网
时间:2016-1-21 11:37:11,点击:0
上一篇:政协第九届桂平市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胜利闭幕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