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25 11:07:14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
1月16日,由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中山大学、桂林市文物工作队、桂林甑皮岩洞穴遗址博物馆、柳州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组成的专家组到我市南木镇弩滩村巡检司遗址进行考古验收工作。
据悉,弩滩巡检司遗址位于广西桂平市南木镇弩滩村一队,黔江东北岸的二级台地上。本次发掘是为加快大藤峡水利枢纽考古项目的工作进度,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委托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于2015年10月到桂平弩滩巡检司遗址开展考古钻探、测绘及发掘工作。
考古工作队首先对城址表面的林木、杂草等进行清理,将城垣及城内地貌完全揭露出来,根据残存地形、地貌、遗物等地表状况选择重点区域进行钻探,再依据钻探情况选择重点区域布方发掘。截止2016年1月18日,弩滩巡检司遗址田野发掘工作基本完成,通过对城址进行全面的调查、测绘、钻探和重点发掘,基本弄清了该城址的结构、布局、周围附属设施、城墙的修筑技术及改造等情况。
该城址平面呈长方形,西北—东南向,城圈基本完整,面积约19400平方米。城内地面较平坦,南高北低,外周长569米,内周长517米。通过钻探和试掘可确认该城址为单城门,城门位于北墙中部。门道长9.3米,宽2.2米,残高1.3米。门道两侧用青砖加三合土砌筑。
城内发现各时期的遗迹类型有道路(2条)、房址(30座)、作坊(1处)、沟(62条)、水井(2口)、灰坑(106个)、古代地面(13处),基本廓清了弩滩巡检司城址的结构和布局。出土陶瓷器数量丰富,以青花瓷器为大宗,占全部出土陶瓷器的70%以上。
专家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教授 霍巍:发掘工作是严格按照考古的规程,然后整个工作,它的成果是显著的,对于这个城的布局、功能、结构、城内城外,它的一些基本设施,像城门啊,我们发现的冶炼遗址,还有发现的居住面等等道路各个方面,就全面的这个可以了解这个城它的建城历史和它后期使用的情况。
从文献《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八记载来看,弩滩城的修筑应该与明朝在大藤峡地区的军事活动有关,修建年代可能在嘉靖十六年(1538年)左右,在此之前该地可能已有当地土酋修建的防御性设施,如叠压于城墙下的房址和沟等遗迹,结合该地出土的瓷片来看,年代可能早到元末明初。遗址中出土的青花瓷器多为明代中晚期至清代早期,结合文献记载清代中期弩滩仍驻守少量士兵的情况来看,城址在明代中晚期直至清代仍延续使用。
专家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教授 霍巍:这个巡检司遗址的发掘是在我国历史上是第一次对巡检司遗址的进行全面的清理记录,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的。它对了解明代,它对边疆的治理,还有明代我们广西地区的民族关系及社会发展,另外从考古的意义上讲,在历史时期的考古当中也增添了一个新的门类,所以专家们这次到现场考察以后呢,基本的意见认为,我们这个巡检司遗址是一处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的考古遗址。(曹觉蓓)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桂平广电网
时间:2016-1-25 11:07:14,点击:0
上一篇:陈锦秀参加审议市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两院”工作报告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