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返回新站
首页 >> 桂平资讯 >> 本地资讯

家庭农场蓬勃发展 农业产业化规模化

时间:2016-2-24 9:55:10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


十二五期间,在桂平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农业部门积极引导家庭种养大户发展创办家庭农场,实现种养殖规模化。全市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512家、家庭农场393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8家,家庭农场通过示范引领、土地流转、雇工等形式带动农户生产经营,成为桂平市适度规模经营的主要载体,推动了农业走向规模经营。  

垌心乡罗宜村是桂平市最为边远的贫困村之一,这里位于大瑶山余脉,山清水秀, 溪水长流。村民宁华文从小外出打工经商,几经打拼,小有成就。2012年,宁华文顺应国家大力发展家庭农场东风,决心利用自己家乡优越的自然环境,回乡发展养殖业,宁华文回到村后,买下了自己家附近的山地,建设生态渔场,并且在他家不远的地方,就有一个活水源,水质干净,没有污染。

桂平市侨熙家庭农场 总经理 宁华文:我们世世代代人在山里都是喝这种水的,我们可以直接捧起了就喝。我们这些水要比外面的水低几度的,所以我们养出来的鱼,肉就比较结实一点,口感就比较嫩滑一点。

选好地方后,宁华文就请人用挖掘机来挖鱼塘,确保鱼塘够大够深;挖好后就开始修筑大坝,为了预防洪水,他叫工人把大坝修筑的高大结实;修好后就把清洁山泉水源引到鱼塘,这样,宁华文用了一年的时间,硬是在大山之间筑起了两张面积达60多亩、水深4米多的生态渔场,实行淡水养殖野生化。

桂平市侨熙家庭农场总经理 宁华文:挖鱼塘挖了差不多一年,2张鱼塘差不多投了两百万下去,加上养鱼,到现在总投资差不多有400万左右。

桂平市侨熙家庭农场 总经理 宁华文:以前在广州做生意,现在看到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就想回来发展一下生态食品,所以就养起了生态鱼。

记者:什么时候回来做?

桂平市侨熙家庭农场 总经理 宁华文:我是2012年回来做生态鱼的,现在做了差不多3年了,现在这些鱼开始上市了。

宁华文经营的生态鱼养殖场是我市近年来众多家庭农场的宿影,五年来,我市着力推进“三农”工作,现代农业全面发展。“十二五”时期,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产量持续稳定。桂平连续四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连续九次荣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称号。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生态农业,农业产业化水平稳步提高,优质稻、茶叶、淮山、中药材、黄沙鳖等特色优势农业稳步发展。大力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创建工作,全市获得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农产品共37个。西山茶荣获“广西休闲农业十佳名品”称号。深入实施特色农业升级行动,扎实推进3个现代农业产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全市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512家、家庭农场393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8家。五年来,全市完成“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31.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7.8%。累计投入12.3亿元进行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新增粮食产能规划、石漠化治理等项目建设,建成“三面光”灌溉渠道865.5公里,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98座,修建防洪堤27.5公里,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91个、解决96.7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建成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485处。实施水库移民新村基础设施项目283个,建成261个。农村综合改革稳步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改革和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开展土地整理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新增耕地398.5公顷,有力推动了农业走向规模化经营。(梁文海 谢振飞)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桂平广电网    

时间:2016-2-24 9:55:10,点击:0打印】【关闭

上一篇:我市召开2016年一季度统计工作会议
下一篇:国家统计局调研组到我市调研重大项目统计工作
桂平新闻报料电话:0775-3382877
投稿:xgp337793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