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6-6 15:25:34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
桂平市是全国淮山加工的重要集散地,每年,有成千上万吨的新鲜淮山被加工成品,销往全国各地。以前,淮山加工后剩下的淮山皮因为没有用处,常常被当作下脚料处理。而现在,当地的村民把它们变废为宝,用淮山皮开启了新的农业产业化养殖模式。
在蒙圩镇林村,我们看到的一只只毛色鲜亮,在林荫下悠然自得的土鸡,就是养殖场场长蔡美森去年初开始散养的三黄鸡,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喂养,最近才刚刚上市销售。就像蔡美森预想的一样,三黄鸡刚上市,就已经有不少客商前来订购。为什么这些土鸡会受到客商的青睐,蔡美森说,答案就在喂养土鸡的原料里。
养殖场场长 蔡美森:特别是淮山养殖,鸡、猪、牛,家禽吃起来的肉感和普通养殖的不一样。因为我们的鸡一天要吃半斤淮山皮,把淮山的营养基本都吸收了。用淮山皮养出来的鸡有一个特点,那个皮是脆的,肉是滑的,还没有什么油。
村民 曾婉萍:以前都不懂的,这一两年才开始用淮山皮喂养。煮熟了就洗干净,然后加米糠来搅拌,倒在地上喂,散养就可以了。
桂平市金田镇是全国闻名的淮山之乡,也是养殖场场长蔡美森的家乡。从2006年开始,蔡美森就经营起了自己的淮山加工厂,经过十年的发展,当年的小作坊已经成为了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蔡美森说,现在企业每天加工60多吨的新鲜淮山,就有差不多二三十吨的淮山皮下脚料,一年下来,就有六千多吨,不好好利用,那就是浪费。
养殖场 场长 蔡美森:以前很多淮山皮都是扔掉的,后来我们就用来饲养家禽,都获得非常好的效果。一开始是扔掉的,这就难了,因为淮山皮蛋白质高,容易发臭,影响环境,这些问题之前都是很头疼的。现在换过来了,现在是我们公司用不完的,养殖户都抢着要。所以我们要统一品牌,然后经营好,这样就会提高养殖户的效益。
于是,在去年,蔡美森成立了农业养殖合作社,把之前分散的农户组织了起来,扩大了养殖场的规模。统一淮山皮供给,统一土鸡回收,统一品牌管理销售,养殖产业逐步走上了正轨。
桂平市金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董事 蔡美森:合作社就是成立金谷农业专业合作社,有种植的,有养殖的,现在种植已经开始了,养殖的已经成立一年多了,正在运转中,成员目前已经达到一百多户,种植的有一百多户,养殖的也有几十户了,现在不断有农户加入,我们也在不断尝试给他们提供淮山皮养殖,特别是今年偏向贫困户成立一个基地。
现代的农业养殖模式,改变了村民传统的种养方式。蔡美森说,下一步,他们还将利用淮山皮养殖更多品种的家禽家畜,打造出具有桂平本土特色的淮山养殖家禽家畜系列品牌,助农增收。(梁少春 廖京容 谢振飞)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桂平广电网
时间:2016-6-6 15:25:34,点击:0
上一篇:自治区人社厅调研组到我市调研养老保险和乡镇就业社保工作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