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8-31 11:42:51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
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5%,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54:3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和1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城乡居民均等化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呈现下降趋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
陈锦秀说,要实现今后五年的目标,关键在于开好局、起好步。今年,我们重点实施“工业提质年”、“项目落地年”、“企业服务年”、“城市建设管理年”、“县域经济突破年”、“精准扶贫攻坚年” “六个年”活动,全面启动实施“十三五”规划。今后五年,市政府将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强化工业主导作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桂平的实力,力争通过五年努力,使全市工业发展实现“一个翻番、三大突破”,即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翻一番;龙头企业培育、产品品牌创建和产业集群发展取得新突破。大力完善工业平台,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争取把桂平产业园打造成为千亿元产值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培育支柱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做大装备制造、生物化工、纺织服装、新型建材、农产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同时,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现代物流和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完善园区配套设施,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坚持以城聚产、以产兴城、产城联动,推动产业园区由单一生产功能向综合配套功能转变。(二)着力扩大项目拉动效应,持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增添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桂平的动力,项目建设始终是桂平加快发展的动力。要坚持把投资拉动增长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抓手,持续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厚植发展新动能,健全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坚持“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机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按照开工一批、续建一批、竣工一批、储备一批的“四个一批”思路,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重点加快推进大藤峡项目建设。努力破解项目建设难题,实施用地保障突破行动、融资拓展突破行动,大力化解项目建设制约因素。建立健全土地出让机制,坚决破除“圈地”陋习,力争全面实现净地出让,促进土地市场健康持续发展。创新融资机制体制,完善和拓宽投融资平台,善于利用社会资本推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解决项目建设融资难的问题。持续提高招商引资成效。抢抓自治区实施“双核驱动”、“四维支撑”、“四沿联动”等战略有利机遇,全力开展“大招商、招大商、招良商”活动,科学定位产业发展,优化园区产业布局,促进园区项目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三)着力强化城镇带动作用,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提升宜居宜业宜游新桂平的魅力,力争到2020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50万,实现向现代化中等城市转变。大力提升城市规划水平。重点完成西山生态文化艺术公园、江北中心公园、秋柳公园、体育中心、江北剧场、展览馆等项目规划。全面推广城市设计,让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建立规划实施的检查、监督和问责机制,确保规划实施到位、效力到位、目标到位。大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大力实施“东扩、南延、北进”空间拓展战略,突破江河对城市空间发展的限制,拉开城市框架,加快形成“三江六岸五片”的城市空间结构。重点推进江北新区、长安新区、黔江新区建设,努力把江北新区建设成为集行政办公、商务商贸、居住生活、旅游观光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新中心。着力推进一批城区路桥项目建设。重点推进沙岗大桥、大藤峡大桥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高中心城区品位。严格控制旧城区建设,保护历史风貌街区。有序推进“文化艺术城市”建设,打造一批艺术街区、艺术乡镇、艺术村庄;今年重点推进“两路一桥”公共景观升级改造,提升宜居宜业宜游新桂平的魅力。大力完善市政公共基础设施。大力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加快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领域建设。加强和改善城市治理,加快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推进智慧城市、数字城市建设。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城区为中心,建设木乐、麻垌、石龙、金田4个中心镇,吸引更多农村人口向中心镇转移,提升中心镇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环境优美、生活甜美、乡村和美的岭南特色现代新农村。(四)着力突出旅游引领作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产业,强化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桂平的支撑,切实整合旅游资源,全面加强景区景点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配套功能,确立旅游业的主导地位,做大做强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优势产业,深入推进旅游体制改革。走“大景区、大品牌、大产业、大发展”之路,提升景区景点品位,完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成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努力将桂平建设成为广西一流、粤港澳及东南亚知名的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和历史文化体验的新兴旅游目的地。全面完善旅游综合配套,加强旅游公路建设,完善景区路网,全面提升旅游公共服务品位,完善旅游设施配套建设。积极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把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作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努力构建“大市场、大流通、大商贸”格局,推进现代物流业的集中发展,引进和培育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力争桂平率先建成承接东西部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打造成为区域性消费中心和西江经济带重要商贸物流基地。(五)着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挖掘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桂平的潜力,促进桂平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打造一批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六)着力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加快构建综合交通体系,打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桂平的基础,建设“十”字型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构建桂平五纵七横的公路交通网络,增强桂平在珠江-西江经济带的枢纽功能,建设大藤峡航运枢纽船闸、东塔作业区和续建棉宠作业区。大力完善城区交通。打造快速环城道路,重点抓好东西一级环城大道、南北一级环城大道建设,实施沙岗大桥、浔江大桥、大成大桥(即黔江二桥)、大藤峡大桥、白沙郁江大桥和江口浔江大桥、黔江和郁江堤路园等一批路桥项目建设,加快构建以路绕城、以桥连城的“三江六岸”交通网络。大力完善乡镇交通。规划建设桂平高铁客运站、江北新区客运站和一批乡镇客运站,完善公路客运货运枢纽场站。打造以城区为中心、以10公里为半径的中心片区“半小时交通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七)着力实施脱贫攻坚行动,坚决完成历史使命,优化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桂平的质量,确保我市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是本届政府的最大政治任务。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精准施策脱贫攻坚,确保责任、权力、资金、任务“四到位”,确保2018年实现脱贫摘帽的目标。创新机制脱贫攻坚。要健全精准脱贫机制,既要卡住“入口”,又要抓紧“出口”,做到真扶贫、真脱贫,建立健全扶贫绩效考评机制和问责机制。强化合力脱贫攻坚。严格执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脱贫攻坚责任制,充分引导贫困群众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彻底摒弃“等、靠、要”思想观念,努力通过自力更生改变贫困面貌。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与贫困对象建立广泛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发展、脱贫双赢。(八)着力统筹各项社会事业,持续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凝聚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桂平的合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市人民,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抓好科教文卫体工作,加强科技创新,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学前教育,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均衡发展,全面普及高中教育,加快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要大力繁荣文体事业,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成市体育中心、江北人民剧场、市图书馆新馆和博物馆新馆,农村广播电视的覆盖率达98.5%以上。加强城乡一体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坚持每年实施10项为民办实事工程,让人民共享发展实惠,实施收入倍增突破行动,努力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逐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九)着力深化全面改革,持续优化环境发展,激发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桂平的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桂平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改革力度,简化行政审批事项程序。创新投资融资体制,积极引进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建立统筹城乡发展新机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实现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使农业转移人口真正融入城市。
陈锦秀强调:新一届政府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要严格做到敢于担当,主动接受挑战,不断取得新业绩、开创新局面、推动新发展,努力创造经得住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工作业绩。要努力提高执行能力,深化政府执行力建设,着力治庸治懒,提高行政服务质量和效率,强化行政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行政效能。要坚决做到依法行政,要深入抓好作风建设,引导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形成讲真话、干实事的良好风气。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进政府廉政建设。建设一支忠于职守、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公务员队伍,树立和维护人民政府的良好形象。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李健龙作桂平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全面回顾市人大过去五年工作,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在市委领导下,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抢抓新机遇,着力谋求新作为,为我市谱写富民强市新篇章作出了积极贡献。五年来,共依法召开市人民代表大会7次,举行常委会议53次,主任会议92次,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整改情况等报告51个,开展执法检查5次,组织代表视察活动9次,开展专题调研57项,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71次,任命人民陪审员92人次,顺利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各次会议确定的任务。今后五年,是全市上下奋力实施“十三五”规划、全力冲刺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决胜期。新一届人大常委会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中央赋予广西的“三大定位”和贵港市委提出的打造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的战略部署,以建设珠江——西江经济带重要枢纽城市为目标,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桂平认真履职;以更加自觉的态度,坚持党的领导,更好地服务大局;以更加积极的作为,依法履行职权,确保人大工作务实高效;以更加有效的方式,优化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以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强自身建设,推动人大工作继续前进。
市人民法院院长黄志军作桂平市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卢海德作桂平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大会表决通过了大会《选举办法》以及《关于设立桂平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两个专门委员会的决定》。
自治区驻桂平市人大代表、中直、区直、贵港直驻浔单位以及桂平市直单位部门负责人、离退休干部代表、出席政协桂平市十届一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列席会议。(梁文海 龚旭山 李林峻 陈龙)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桂平广电网
时间:2016-8-31 11:42:51,点击:0
上一篇:市领导参加分组审议“一府两院”及人大工作报告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