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返回新站
首页 >> 桂平资讯 >> 本地资讯

法治之花绽放浔城大地——我市“七五”普法工作取得好成效

时间:2020-8-26 10:56:51  来源:  作者:  责任编辑:


 

桂平的美,美在钟灵毓秀、富饶生态;桂平的美,美在发展和谐、平安法治。总人口逾205万的广西第一人口大县桂平,素有“太平天国,福地桂平”之称,这方钟灵毓秀的土地上沉淀下了深厚的底蕴,桂平人民在桂平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桂平市赢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广西科学发展先进县、广西民营经济示范县等称号;在自治区扶贫开发成效考核中连续四年获得综合评价“好”的等次,高质量实现贫困市脱贫摘帽;大藤峡水利枢纽左岸工程全面投产运行。这样的桂平离不开井然有序的法治环境,更离不开近年来的普法宣传,乘着第七个法治宣传教育五年规划的春风,桂平的普法工作在浔城大地,从城市到农村,正如火如荼的蔓延开来。

回顾过去五年,桂平市紧紧围绕“法治桂平”建设,扎实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创新普法载体,巩固扩大普法阵地,坚持普法为先、普治并举,普法依法治理成效显著。把法治思维、法治理念、法治服务贯穿始终,基层群众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进一步提高,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矛盾纠纷意识基本形成,公职人员依法办事能力和水平日益增强,各级政府、企事业和社会组织依法行政和依法治理的自觉性显著提升,全市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法治桂平”建设成效初显。

“七五”期间,我市积极整合各方资源,组建了桂平市“七五”普法宣讲团、“七五”普法志愿团、桂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法律志愿服务队。组织普法讲师、普法志愿者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各乡镇、行政村均成立了法治宣传工作队伍。市、镇、村三级普法网络的形成,有力推动了普法宣传工作的深入开展。以“法律六进”为载体,借助每年“3·8”妇女维权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15”国家安全教育日、“6·5”世界环境日、“6·26”国际禁毒日、“12·2”交通安全日“12·4”国家宪法日等主题宣传日,组织各乡镇各部门开展集中宣传,通过摆放宣传展板、设立咨询点、发放宣传资料等举办系列法治宣传活动,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答疑解惑,有效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

“七五”普法以来,我市多形式开展法律“进乡村、进校园、进机关、进单位、进社区、进企业”活动,共发放法律宣传手册10万多册、发放法治环保袋6万多个,组织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5750场次,解答法律咨询6万余人次,提供法律援助案件1119件,依法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9289件,成功调处38264件,调结率达97%。结合脱贫攻坚、扫黑除恶、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开展“送法进校园”系列活动1000多场次,“法治电影进校园”161场,受教育师生30多万人次,组织文艺下乡演出1800多场次,在全市412个行政村中放映普法公益电影1500多场次,深受群众欢迎,宣传效果明显。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开展宣传,先后在《平安桂平》《新桂平》等媒体刊载普法信息多篇,其中桂平市人民法院学术论文获自治区评为优秀论文共6篇。同时成功构建“互联网+普法宣传”新媒体普法平台,实现了“一端在手,法律问题不愁”的便捷法治宣传环境,新媒体普法已经成为法律知识的“播种机”、法律服务的“直通车”。

创新法治宣传载体,开拓法治建设新境界

桂平坚持民生为先促和谐, 在全市着力打造“浔江灯塔”、“法治电影下乡”等特色活动,凝聚了人心,激发了民气,开展“清风·实干”微讲堂、“模拟法庭”庭审展演、专门设置党风廉政墙等以案说法活动,拍摄了《我与宪法》、《警花教你防诈骗》、《初心》等法治微视频和微电影,实现了由普及条文式法律知识向树立法治观念、培养法治信仰的转变,实现了法治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的有机结合,塑造出富有桂平特色的法治文化。一个个电子显示屏、一条条新闻报道、一支支志愿者服务队伍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普法宣传。

“七五”期间,我市获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司法部、中央综治办联合授予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县(市、区)”荣誉称号,成为广西获此殊荣的13个县(市、区)之一;全市19个学校被评为“全国零犯罪学校”;教育局、司法局等3个单位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法院、检察院等4个单位获得“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奖”;35人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个人”,23人被评为“全国优秀辅导员”,174名学生获得“全国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奖”。

培养全民法治精神,构建全民普法新高地

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企业,从领导干部到人民群众……法治,正成为桂平公众耳熟能详的一个词汇,日渐深入人心。2016年以来,我们在桂平电视台开办了《平安桂平》新栏目,定期播放平安建设、法治动态等内容;在市中山公园、滨江公园等地建立核心价值主题公园,融入了法治文化;在市文化广场、中山公园分别建设了“桂平市青少年禁毒教育基地”、“禁毒主题公园”,让市民青少年在休闲娱乐中受到教育;在全市26个乡镇及100多所中小学中建立了“法治之窗”(LED显示彩屏)、各行政村设立村级法治宣传栏,法律图书角;在市人民法院、西山中心小学分别建立了“桂平市预防青少年犯罪法治教育基地”“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基地”等15个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为强化全民法治观念提供环境,培育全民法治信仰,弘扬法治精神,让法治观念更加深入人心,逐步实现法润浔城、法植民心。

如今,在我市,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普遍得到提高和增强,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渐渐成为人们的共同观念,依法治市工作呈现出扎实有效、全面推进的良好局面。

桂平市司法局局长杨尚山:我们不仅向大家普及学法、知法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大家遵法、守法。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紧扣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的总目标要求,深入落实“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个扎实”新要求,按照贵港市委“13446”工作思路,大力弘扬“四干”新作风,开展“四比”显本色活动,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积极适应新时代对法治宣传教育和法治建设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奋力谱写新时代桂平发展新篇章。(于宗平  何晓娟)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桂平广电网    

时间:2020-8-26 10:56:51,点击:0打印】【关闭

上一篇:市住建局:重拳治理市容顽疾 共建和谐桂平
下一篇:桂平市召开2020年迎接创建广西食品安全示范县明察暗访工作部署会
桂平新闻报料电话:0775-3382877
投稿:xgp337793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