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产粮大县,广西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头把交椅的“粮仓”,桂平市始终将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2024年9月底至今,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我市遭遇较为严重的旱情,农田干涸、水源告急拉响了春耕用水的警报。在农业生产用水的紧要关头,我市各乡镇因地制宜开展抗旱工作,齐心协力应对旱情挑战,压实粮食安全目标,全力保障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
4月18日,记者走进下湾镇浪滩村看到,隆隆作响的钩机正在开挖新水渠。随着钩机翻起泥土,新渠的轮廓逐步成型,蜿蜒的郁江水从新开挖的沟渠流向远方的田垄,水流所到之处,干涸的田地变得湿润松软。水田里,农户们正在忙碌地耙田、插秧,绿色的秧苗在水波荡漾的稻田中尽情汲取阳光水流的滋养。
下湾镇浪滩村支书黄祖新说:“浪滩村六个泵站全部开足马力,保证农田水灌溉充足,自从去年天气干旱以来,浪滩村村干部带头组织上百名群众兴修水利,开挖水渠,动员群众及时翻耕,积极抢种,目前我们村春耕水稻播种成活率100%。”
下湾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龚文专说:“面对持续干旱导致的农田缺水,下湾镇党委政府迅速响应,严格落实粮食生产党政同责,目前总共调配了8台钩机进行沟水渠30公里,引水灌溉抢插农田2.1万多亩。此外,我们农业服务中心全体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争取粮食的生产稳产增收。”
在木根镇东石村的稻田边,同样是一幅忙碌的抗旱画面。村干部身先士卒带领村民清理淤渠,众人手持铁锹、铲子等工具,同心共力清理淤泥杂物,打通春耕用水通往稻田的“最后一公里”。随后村民们将抽水泵的管道连接水渠和坝塘并启动机器,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清澈的水从管道中喷涌而出,源源不断地被灌往稻田,承载着农户丰收期盼的源泉被注入孕育希望的土地。据了解,东石村的水源来自于周边坝塘和抗旱井抽取的地下水,目前已通过抽水灌溉稻田200余亩。
木根镇东石村村民李乾说:“今年天大旱,天不下雨呀,没有水耙田,村干部就来带领我们村民抗旱,去挖水井,抽鱼塘灌溉这些田,灌溉了过两天可以耙田了,就有田(秧)插了。”
截至目前,我市组织26个乡镇干部群众积极开展抗旱工作,清淤渠道共1.53万米,组织电灌站抽水超900小时,共有127个村屯2.31万亩的粮油作物缓解旱情,上下齐心、力求突破春耕用水困境,最大限度保障春耕生产用水。(梁栩然 麦雷 韦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