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八共”目标,厚植民族团结融合厚土 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观察

初冬时节,从大瑶山、大苗山到千年侗寨,八桂大地各族群众载歌载舞,处处洋溢着喜庆气氛。金秀瑶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共同迎来了成立70周年的重要时刻。

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厚植民族团结融合的厚土,围绕共居、共富、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共维“八共”目标,在全国率先制定实施新时代民族关系促进指导守则,打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守望相助和谐家园、边疆稳定平安家园,持续推动各民族亲如一家、携手奋进的融合进程,铸就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构建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大家庭”

糍粑、粽子、油茶……一年四季,谢合克家的餐桌上少不了各种特色美食。在这个四代同堂的大家庭,20口人里有壮、侗、苗、汉、瑶等5个民族。“在一起时间长了,无论是饮食还是其他习惯,大家都能接受。”谢合克笑着说。

谢合克所在的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白云乡瑶口村竹口屯共有700多人。多年来,各族群众互相尊重彼此习惯,和睦相处、相互通婚,一些村民不仅通晓苗话、侗话、壮话、瑶话,还能唱苗歌、侗歌、壮歌、瑶歌。“村里人常说,住在一个屯,就是一家人!”

像竹口屯这样多民族聚居的社区、村屯在八桂大地比比皆是。广西少数民族人口1880.8万,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和44个其他民族成分。

北回归线附近,2000多平方公里的大瑶山绵延耸立,数万瑶族群众世代聚居于此。80多年前,社会学家费孝通到这里开展社会调查时,曾这样记录:“天上的飞鸟,水里的游鱼都属于山主瑶,过山瑶不准打捕。甚至在山主瑶村寨的路上,过山瑶都不敢昂首阔步而过。”由于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前,各民族地位并不平等,一些少数民族之间不通婚甚至不相往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照耀下,广西逐渐建立起各族人民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近些年,广西有效推动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紧邻大瑶山区的金秀瑶族自治县平原乡镇桐木镇,2018年,来自瑶、壮、侗、汉等民族的260多户群众搬迁到一个名叫“幸福里”的易地扶贫搬迁小区。记者近日在这里看到,不少群众租赁小区铺面开起了瑶医药、百货等小店,社区还组建了劳务服务队。“从大瑶山搬到这里之后就业机会更多了,队员们来自各个民族,大家一起去工厂、果园务工,就像一家人一样。”劳务队队长、瑶族脱贫户赖发官说。

语言相通是增进沟通的基础。广西在全国率先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乡村建设。2020年,广西普通话普及率达到85.68%,在西部地区排名首位,比2000年的57.4%、2010年的80.7%分别提高了28.28、4.98个百分点。

为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融入城市,近年来广西建立了3000多个“民族之家”“服务中心”,为各族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

走进南宁市青秀区新竹社区“民族之家”,墙上贴着社区各类活动照片,一些群众在这里分享艾叶粑粑、油茶、马蹄糕等美食。社区居住有壮、瑶、回、满、苗、侗、仫佬等19个少数民族居民。社区党委书记覃毓宁介绍,“民族之家”集宣传民族政策、弘扬民族文化、服务群众生活等功能于一体,让各族群众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南宁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吴秀红介绍,全市共建立362个“民族之家”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站,9条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创业街,10个跳蚤市场,49个创业孵化站。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氛围,激励着广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走向常态。据“七普”数据,广西有163.66万个家庭由两个以上民族组成,汉族和少数民族组成的家庭和多个少数民族组成的家庭分别比2010年增长近30%和近25%,民族关系连续10多年成为广西满意度最高的调查项目。

铸牢创新交融发展的“文化魂”

从特色歌舞表演到非遗技艺及美食展示,从遍布各地的特色活动到网络直播“云端”参与,从走进港澳到与东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每年农历“三月三”,广西都会掀起一场民族文化热潮。

2014年,广西将“壮族三月三”确定为地方性法定节假日。近10年来,通过精心举办“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这个传统民族节庆已演变为各族人民共享共乐的节日盛会和知名的文旅消费品牌。

如今在广西,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是各民族共同欢庆的日子,唱山歌、抛绣球、竹竿舞、板鞋竞速等传统习俗转化为各民族群众共享的娱乐项目。

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在八桂大地上创造了灿烂多姿的文化。广西多措并举确保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双赢”,以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为引领,推动各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广西注重民族文化与红色文化、山水文化、边关文化等融合发展,推出《八桂大歌》《百色起义》《黄文秀》等文化作品,建立了1000个同心文化广场(长廊),不断营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氛围。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还为各民族群众增收致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乘着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走俏的东风,广西将非遗名品、乡土美食等特色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粗犷宏伟的左江花山岩画、制作精巧的钦州坭兴陶、风格独特的雕塑、剪纸、藤编、竹编等工艺品……开始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共圆心手相牵的“复兴梦”

最近,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恩镇陈双村的韦玉荣忙着装修自家民宿,苗族风格的房屋内,各类现代化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如果不是村里人介绍,很难看出普通话标准、做事干练的他是当地传统中的“苗王”。

陈双村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移民大村。“以前在老家以打猎为主,刚开始种甘蔗,还以为是竖着插进土里的,”回想起刚搬到这里时的场景,韦玉荣笑着说,在汉族、毛南族乡亲帮助下,他发展起种养和旅游产业,现在仅种砂糖橘的年收入就有10万元。

自治区成立之初,舍弃了在少数民族聚居的桂西地区单独设立自治区的方案,将东部人口多、占地小、经济较发达的汉族聚居地区,与西部人口少、占地大、经济相对落后的民族聚居地区合在一起,奠定了各民族融合发展的基础。

进入新时代,自治区党委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列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三个共同愿景”之一,把“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1+1+4+3+N”目标任务体系,并出台实施方案。

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班忠柏表示,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广西实现了国家发展规划的全覆盖,从左右江革命老区到北部湾经济区、珠江—西江经济带等,各区域之间经济连接日趋紧密、共同发展更加联动协调。

记者在昔日偏远穷苦的广西山区、边境地区采访时看到,一条条新修的道路蜿蜒至群众家门口,一些瑶族、苗族群众在10年间实现了从茅草房到泥瓦房再到楼房的三级跳,饮水从靠天吃水、简易水柜再变为干净稳定的自来水,特色产业发展红红火火。

日出时分,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布央村薄雾萦绕,绵延起伏的梯形茶园秀美安静,淡淡的茶香沁入心脾,令人心旷神怡,不少早起的游客在茶园山顶享受这难得的美景。地处高山中的布央村曾因交通不便深陷贫困,当地通过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成立村集体企业实施茶旅融合一体化发展新模式等,从“一片叶子”里做出了“大文章”。2021年布央村农民人均收入20070元,其中茶叶相关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93%以上。

与此同时,少数民族群众的政治、教育等各种权利也得到充分保障。今年42岁的融水苗族自治县白云乡中心小学教师代英梅来自瑶族的一个支系红瑶。在她小时候,受“狗不耕田,女不读书”旧观念影响,红瑶女童入学率极低。如今,融水红瑶女童入学率达到100%,数十人考上大学。

在实现各民族同步小康的基础上,广西又推动将14个脱贫自治县全部纳入国家或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并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成为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一大助力。

站在新的起点上,5700万壮乡各族儿女紧跟伟大复兴领航人,心手相牵,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砥砺前行。(本报记者陈国军、向志强、陈一帆)

微信图片_20221129101508.jpg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视听

桂平电台直播间>>进入直播间
工作日10:00~12:00在桂平融媒抖音号、桂平融媒直播间视频直播